■冲击的鎌池和马传说
「那就来打破这个幻想!」
如果是精通轻小说或是动画这个领域的读者,想必一定会听过这一句台词吧。
这句台词是电视动画包含外传在内,一共播出四部不同系列,总共有八季(所谓一季是指动画播放十二集,大约长三个月的播映期间)。甚至还推出了电影版的作品《魔法禁书目录》主角──上条当麻的招牌台词。在他右手上寄宿了被称为「幻想杀手」,可以抵消一切不管是超能力还是魔法,总之只要是异能都行的能力,而他也利用这个能力,和作品中最强的魔法师以及能力者们,可以说是打得势钧力敌。但另一方面,也因为他右手拥有这种能力,而让自己原本拥有的「神明庇佑」(幸运)也一起被抵消掉了,所以可以说是倒楣到极点的「不幸体质」,让他总是碰上非常倒楣的惨事……
上条当麻,是一个足以称为热血系主角代名词的角色。
创造出这个角色的作家,鎌池和马老师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在网路上已经流传许多有关他的「传说」了。
那我就趁这个机会,和大家讲一讲这些流传已久的「传说」之「真相」吧。
先来列出网路上流传的传说。
①感染诺罗病毒还是继续执笔撰写小说。
②说自己「全部都记在脑子里了」,就算原稿不在手边,还是可以靠几乎以行数为单位记下来的内容,和编辑开会讨论。
③只花了仅仅十七天就写完《魔法禁书目录》第二集。
④在《禁书目录》第五集发售前,就几乎已经写完第六集,而且还完成到第九集为止的故事原案。
⑤在撰写小说同时负责故事原案的《科学超电磁炮》(外传漫画),提出故事原案的速度也一样异常快速。
⑥除了撰写小说和负责漫画原案外,甚至还有同时负责撰写特典小说用的短篇故事以及游戏剧本原案等,众多工作同时进行的纪录。
⑦在二〇〇九年四月时,用口头和我提到《重装武器》的故事大纲,我当时回应「这个听起来不错喔,(不过您现在很忙吧)如果写好了请一定要让我看看。」,结果数个星期后,第一集原稿就突然送到我手上。
⑧有关《重装武器》第二集,老师问了我一句「能不能写啊?」,所以我就顺口回答「可以啊」,于是数天后就突然收到一封邮件。本来还以为是故事原案,没想到一印出来才发现是多达数百张的原稿。
⑨会把根本就没有设定截稿日的原稿,或是根本还没开过会的下集原稿直接写好带来。
⑩委託老师写一篇杂誌企画用的原创短篇故事,没想到居然把完成的原稿,和还没有设定截稿日的长篇原稿一起送来。
以上这些,全部都是事实。只不过情报其实有点旧了,所以我在这边要再追加一些。
⑪在写小说想休息时,会换去写另外一份作品的原稿。
⑫动尽的剧本会议和收音,除非生病不然绝对不缺席,原创集数的故事也都是亲自负责基本原案。
⑬动画推出光碟媒体时赠送的特典小说,只要每推出一部新系列就一定会亲自撰写。通常都会準备两本电击文库的分量。
⑭就算是这样,还是因为众多原因(自己放弃或是发售延期)而有很多没有实际用上的原稿。如果整理起来,大概可以出版五本电击文库小说。
⑮最多的时候,有同时负责七套不同漫画作品监製工作的纪录。
⑯由SQUARE ENI公司推出的智慧型手机游戏《扩散性百万亚瑟王》,游戏主要剧本全部是由鎌池老师负责撰写,连各个卡片角色的设定也负责监製。后续作品《乖离性百万亚瑟王》也是一样。
⑰拜託老师帮杂誌的短篇故事企画写个一篇,结果在截稿前说「我写了十篇,你们看一下要用哪一篇」。
⑱还是一样会直接带着没有设定截稿日的新作原稿出现。不管说了几次都一直一直拿过来。
⑲从二〇一四年底开始每个月都出一本新书,但是现在大约还有一年份的原稿库存量(二〇一五年一〇月时)。
⑳问了老师「为什么能够写这么多原稿出来?」,得到「我如果不写(原稿)的话,就会坠毁啊。就像是飞机一样」这种答案。
我想这些传说未来应该还会继续更新下去,不过现在就到此为止吧。
而在前面举出来这二十个传说当中,我个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就是②「说自己『全部都记在脑子里了』,就算原稿不在手边,还是可以靠几乎以行数为单位记下来的内容,和编辑开会讨论」了。
这个是出版社还是MEDIA WORKS时代,当时办公室还在御茶水时的事情(现在的办公室在饭田桥。MEDIA WORKS在二〇〇八年和ASCII合併,成为ASCII MEDIA WORKS)。
那时和鎌池老师开会,因为老师家住很远,所以是用电话来开会,我记得应该是在讨论《禁书目录》第三集。
通常我们编辑在透过电话和作家讨论原稿时,会先和作家说现在要讲的是第几页,然后念出觉得要修改的文章,之后再来讨论「应该要怎么修改才好」。
因为要一张一张这样讨论一整本长篇小说作品分量的原稿,所以在修改或是要讨论之处一多起来,就会需要花上三到四个小时。
而在这时我也是一样,先说清楚要讨论的地方是第几页的第几行,然后确认老师打算表达的意思。
我们开会的过程可以说是非常顺利。我现在还记得讨论到作品主角上条,和女主角之一美琴在铁桥上的战斗场景时,我们两个人讨论得十分热烈。
但是在会议差不多经过一小时左右。我突然觉得好像不太对劲。
因为在电话另外一头,完全没有传来翻页时应该会造成的声响。
我当时不是打手机,而是固定式的市话。而且鎌池老师那个时候也没有笔记型电脑,所以他不可能一边讲电话,一边看着和电话放在不同地方的桌上型电脑来和我讨论。
我想应该也不用特别说明,如果是拿着印出来的原稿放在手边讨论的话,在开会时一定会有「翻页」这个动作产生,那当然会有翻动纸张造成的声响,以及因为翻页而产生的时差。
但是我当时完全没感觉到这些要素。
……这时我开始有点不祥的预感了,所以提心弔胆地问了鎌池老师一句:
「鎌池老师啊,虽然应该是不太可能啦…不过你现在手边有原稿吗?」
「现在?我现在没拿原稿啊。」
「(一瞬间说不出话来)咦?但是我刚才有对要修正的各个页数都做出详细指定耶,全部都有听清楚吧?这样手上没有原稿的话,真的没问题吗?」
「没问题啦,我全部都记在脑袋里了。」
鎌池老师,你可不是茵蒂克丝啊……
■有魅力的角色蕴藏的潜力
像是小说、电影、漫画、动画、连续剧、游戏等等,在这些拥有故事性的媒体里,登场角色(登场人物)有多重要,我想应该也不用我在这边重新强调一次才对。特别是在娱乐小说(像是轻小说)当中,角色的存在感可以说是强烈到足以将剧情、世界观和作品主题等等,(原本应该非常重要的)其他要素统统都压在身下的强烈影响力。说得极端一点,如果登场角色本身非常有魅力的话,那光是让这个角色去执行各种动作,其实就能算是一个故事,就可以让读者看起来觉得「有趣」。反过来说,如果登场角色一点魅力都没有,那不管你的故事写得有多好,都有可能让人感受不到「有趣」在哪里。
比如说累积销售量超过三亿二〇〇〇万册的超人气海贼漫画《航海王》(尾田荣一郎着,集英社出版),在作品里面登场的「草帽一伙(鲁夫海贼团)」、「王下七武海」、「四皇」这些角色,如果和你说他们要「认真来比一场扑克牌抽鬼牌」的话,光是这样就一定会让人觉得「咦?这么浓厚的角色要比抽鬼牌?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啊!」而令人非常感兴趣。但如果说「是一群普通高中男生要认真来比一场扑克牌抽鬼牌」,如果没有什么其他元素在里面(比如说「用来抽鬼牌的扑克牌其实是班上女生变成的」,或者是「这是一场赌上家人性命的死亡抽鬼牌」)的话,恐怕是不会有多少人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才对吧。
当然现在举出的这个例子或许是有点牵强了,但我想强调的重点就是,不管是要比扑克牌还是干什么都好,「有魅力的角色」就蕴藏了可以让这些故事变得更有趣的力量和存在感。
■成为有魅力角色的条件
接下来要和大家谈谈,我觉得怎样才算是一个「有魅力的角色」。
在小说里登场的角色,「能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是一个非常重要,特别是男女主角一定需要具有的元素。
所谓共鸣,当然就是指能和人一起分享喜怒哀乐这些感情。比如说当主角被卷进某些危急情况时,这时读者是感觉自己就像在萤幕之外看戏,还是作为当事人之一,和主角处在几乎是可以肩并肩的极近距离,对于这段剧情的印象会完全不同。
至于理想状况当然是后者。人类这种生物,对于和自己关係距离越近的事物,就会更加关心,而如果距离太远就不会太过关注,所以对于在萤幕里面发生的事情,会觉得「与自己无关」。反过来说如果发生距离近在咫尺,就会让人感到像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兴奋紧张,自然而然想要为角色加油打气。
就像刚才说明中提到的上条当麻,他就是一个很能引起读者共鸣的角色。
因为我当了《禁书目录》编辑这么久,所以也有很强烈的感受。这是因为读者对于上条会觉得他十分「可敬」,同时也会觉得他十分「可亲」。
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角色,一定要让人觉得「可敬」和「可亲」。而且如果能够「同时兼具」这两种要素,则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那为什么必须要具有这两个要素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主角虽然「必须要看起来够帅气」,但另一方面却也「不能看起来太过帅气」。
所谓帅气的主角,就必须要能够解决困难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也能优雅地应对,和美丽的女主角流畅对谈,最后圆满结合……我们常常会有这种就像他是一个完美全人的印象。但是如果角色真的在作品当中都是这么活跃的话,其实我个人就会感觉「好啦,我知道他很帅啦」,感到有些不耐烦。
一个太过帅气的主角,因为他将会随时间而和读者越离越远的关係,到最后就会成为一个遥远的存在。当主角变成一个遥远存在时,虽然会强化「可敬」之处,但同时也会让读者对这个角色的兴趣逐渐淡薄化。所以在这时必须要让已经拉开的距离,重新接近到「就像在旁边相视而笑一样」的距离,而这时就是「可亲」发挥作用的时候。
代表上条当麻「可敬」之处的象徵,就是他那极为特殊的右手,也就是「幻想杀手」。利用只要是异能,不管是什么能力统统都能抵消的右手,在一瞬间打倒看起来根本就无法与其抗衡的魔法师或超力者,明明不过是个高中生,但是却可以拯救世界(而且还在不经意间四处留情)。这种角色真的非常帅气,相信每个人都会感觉可敬。
那上条当麻的「可亲」之处又是什么?就是他因为「幻想杀手」的一留作用,连「神明庇面」(幸运)都被自己给抵消掉而造成的「不幸体质」。他平常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而且还常常被不良少年缠上,实在是十分倒楣。再加上他又是一个极度的「庶民派」。会特别注意超市的特卖活动,在学校里还会只穿袜子在走廊上乱沖乱滑,结果被女生大骂一顿,如果我们只看他的日常生活,那上条当麻实在是货真价实的小市民,一个完全不像是拯救世界的英雄人物。三不五时就被茵蒂克丝大口咬住,再不然就是吃上一记御坂美琴的超能力(电击)。看到他大喊「真是不幸」的模样,实在是令人忍不住会心一笑。应该也会有很多人在看到这种场景时,会产生「想要助他一臂之力」这种名为同情心的感情吧。而这就是他「可亲」的部分。
就本作女主角茵蒂克丝来说,也一样兼具了「可敬」和「可亲」这两种要素。
不管是面对什么魔法师,她都可以马上分析出敌人使用的魔法原理,并且即时想出该如何对应。这是因为她拥有「完全记下共十万三千本魔道书的魔道书图书馆」这种特殊能力,也是茵蒂克丝之所以会被人称为目录的理由。这一点就能让读者感觉到帅气,也就是「可敬」。而另一方面,她平常生活中是个被人称为「饿肚子修女」的人物,以和贫困这两个字完全不相配的暴饮暴食生活,让上条感到十分苦恼。这种「经常觉得肚子饿而令人烦恼」、「只要肚子一饿,就会忍不住把任何东西都塞进口中」的言行,也一定会令人产生忍不住会心一笑的同情心。而这就是她「可亲」之处。
会让人觉得有趣的作品,其主角可以说是一定会拥有互相矛盾的两种不同特质。如果有好好描写令人「可敬」之处,那在让人发现「可亲」之处时,就会让人觉得倍感亲近。反过来说,如果有好好描写让人觉得「可亲」之处,那在表现出「可敬」之处时,也同样会让人觉得看起来加倍帅气。这也就是为什么必须要同时兼具这两个要素,才能说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因为同时有正面元素和负面元素,才能够让角色看起来更具有人味。一旦角色有了人味,就能提升读者对角色所感受到的共鸣程度,让读者产生「希望能够看到这个人物一直活跃下去」这种想法。
比如说《哈利波特》(J.K.罗琳着,皇冠文化出版)系列,主角哈利是一个拥有优越魔法师天赋的人物,但如果他身边所有人,全部都对他的魔法天赋抱持正面态度的话,那这部作品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想哈利他应该不会碰上什么难关,也不需要特别努力,就可以在霍格华兹魔法与巫术学院当中,过着精英阶级的生活吧。平凡无奇的生活,应该是最没有办法让人感到兴奋或是紧张的情节了。因为这样就变成「从安全地带出发不是去冒险,只是移动到另一个安全地带而已」。如果发展到这种地步:赁在是会令人搞不懂那为何要把哈利当成是主角。像是会被黑暗咒语吸引的不成熟之处,或者是无法放下他人不管(而且因此令自己陷入不利的情况)的「天真性格」等等,正是因为有这些「可亲」之处,所以读者才会觉得哈利是一个有人味的角色,才会感觉到他的魅力所在。
而且一个有人味的角色,除了可以让人有所共鸣以外,同时也拥有能够吸引读者的力量。
只不过如果从这个角度下去看的话,鎌池老师就不能算是一个及格的作品主角了呢。因为从他身上只会让人感觉到有多厉害,也就是「可敬」之处啊(笑)。
■《Sword Art Online刀剑神域》的桐谷直叶诞生秘辛
桐谷直叶的胸部真的是又大又柔软。看起来应该有E……不对,应该是F罩杯才对。
她是《Sword Art Online刀剑神域》女主角之一,也是作品主角桐谷和人(桐人)的义妹,其实关于这个角色,有个颇为有趣的诞生秘辛。
这部作品是作者川原砾老师,以过去在他的个人官方网站上连载的网路小说为基础。直叶在网路小说时代当然也是有登场,但是并没有任何一行字,有提到关于这个角色的胸部。
那是二〇〇九年夏天,我和川原老师正在开会讨论《SAO》第三集时的事情了……
我突然没头没脑讲了一句:
「这个叫直叶的女孩子,胸部一定很大吧。」
其实我常常会像这个样子,在和作家老师开会时,随口冒出一句玩笑话或是閑聊。
当然这并不是我在乱搞。
这是因为在和作家开会时,特别是在构思角色的个性或是外观的时候,总是会碰上这种就像是卡关一样的情况。就看到作者和编辑,两个人默默无语埋头苦思数十分钟……其实三不五时就会看到这种事发生。
在这种时候,因为我的信条就是「开会时要欢乐又愉快!」(为什么会有这种目标,理由会在第四章和大家介绍),所以就会为了吹散这种沉重的气氛,刻意去做出这种像是在开玩笑一样的发言,让新鲜空气可以流进已经显得陈旧的空间里。
虽然有点偏离主题,不过这种像是开玩笑一样的发言,其实在创作上还真的是不能小看。就我的经验来说,一个好点子比起大家都很在意「限制」而发言时,其实更容易在这种能够自由发言的环境下产生。所以我在开会的时候,就会儘可能随便一点,不管是想到什么统统都说出口(但是如果太过随便的话,也可能会变成只让作家产生混乱,所谓「完全搞不清楚情况」的发言,所以其实这个分寸还是非常重要……)。
无论如何,我刚才提到这个有关「胸部」的发言,就只是「为了淡化沉重气氛」,而随口开开玩笑而已,只不过在我自己说出口的这一瞬间,就感觉到「啊,这该不会就是一个可以『塑造出角色』的要素吧」。
「咦?」
川原老师在听到我这句话之后,虽然显得有点搞不清楚怎么回事,但是在听完我说明「反差理论」以后就开口了:「对喔……的确是会有这种情况……搞不好真的是这样,比如说啊……」
就像这样开始努力提出有关角色的点子。
就在这个瞬间,桐谷直叶获得了日后将会受到众多读者喜爱的契机。
其实我对于桐谷直叶这个女孩子,原本是觉得她非常「好强」。
她在学校参加剑道社,拥有完全不输给主角桐人的高强剑术,在与男性好友雷根对话时态度也很强势(当然有一部分也是因为雷根态度很软弱),当她化身为在游戏世界里的角色──莉法时,就会更具有活动力。
也就是因为直叶是这种角色,所以我才会认为如果能找个地方强调其「女性魅力」的话,应该能让角色更富魅力才对。
女性魅力……没错,那当然就是胸部啊!(近四十岁男性作者发自灵魂的呼喊)
最后结果,直叶变成一个受欢迎程度可以和本作主要女主角亚丝娜相提并论的当红角色。当然原因绝对不是只有胸部而已,但我想胸部也的确成为让读者会注意到直叶这个角色的原因之一了吧。
「欸欸,《SAO》里面不是有个什么角色。就是那个胸部很大的……」
「你说直叶啊?」
「没错!直叶!」
这是我在东京都内某间咖啡厅里,偶然听到坐在隔壁桌客人的对话内容。胸部大小这个外观上的特徵,的确变成直叶这个角色「被人记得有她存在的契机」了。在我听到这一段对话的瞬间,也就肯定直叶确实已经成为一个活生生的角色。
附带一提,有关于直叶的胸部,其实abec老师还有个秘密设定。根据他本人说:
「直叶的胸部,在桐人进入艾恩葛朗特之前其实并没有这么大。是在桐人被捲入死亡游戏,而让她持续在外守望的这两年当中成长到这么大!这就是妹力!」
就是这样。不愧是老师,果然比我还要懂啊。
■《Sword Art Online刀剑神域》的朝田诗乃其眼镜有何秘密
可敬和可亲,是用来构成主角的必备要素,因为这两个要素完全相反,所以能够同时兼具的角色才会显得更有魅力。
把两个关係就像是水与油一样(有很多人会这样想)的要素,组合在一起来打造出一个角色,其实并不是只能使用在个性或气质等和角色内在有关要素上的手法。把外观、言行、一举手一投足等,和角色外在相关的要素也组合进去,其实就可以催生出更有魅力的角色。
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如果看到一个平常看起来让人退避三舍的兇悍不良少年,非常温柔地摸着一只弃猫,就会让人对他有一种完全改观的感觉,觉得「搞不好是个好人耶……」。如果平常总是非常严格常常发怒骂人的女班长,被你看到她在放学回家半路上买冰吃,然后吐出舌头拜託你帮她保密的话,想必会让人不禁觉得「原来她有这么可爱喔……」,而感到心头小鹿乱撞吧。
这两种情况,比起只是看到原本就很温柔的男孩子在摸流浪猫,或是原本就有些不良的女生买冰来吃,应该更能令人留下印象才对。我认为就算是在做同一种行动,也会因为行动和角色背景设定的反差,而令人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当外在和内在有差异(反差)时,就会令人觉得意外。而意外性是引起读者兴趣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除了直叶以外,「SAO」幽灵子弹篇的女主角朝田诗乃,其实也有非常明显的反差存在。她脸上戴的眼镜,其实就可以说是反差的象徵。在她登入VRMMO(Virtual Reality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虚拟实境大型多人线上游戏)「Gun Gale Online」时,她是一个十分好战的高超狙击手,就连外貌也是以在作中会被拿来比喻她的「山猫」作为模型。但另一方面,诗乃在现实世界当中,和游戏里兇猛的狙击手可以说是完全不同,个性文静且胆小,所以负责「SAO」的插画家abec老师,就提出要让她戴上眼镜的提议。这是在本来原稿上完全没有提及的要素。
因为眼镜其实可以说是「个性沉稳」或是「理性」的象徵,所以的确也非常适合用来表现诗乃这个角色,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当中反差的道具(附带一提,因为诗乃还有将来会担任女警的秘密设定,所以眼镜搞不好并没有度数)。
■《魔法禁书目录》的御坂美琴为什么会穿着短裤
在《禁书目录》第三集当中,御坂美琴发出十分独特的喊叫声,朝向自动贩卖机施展出一记飞踢。上条正好在旁边看到这一幕,为美琴这豪爽的举动感到十分吃惊。就在这时候,看到从美琴裙底侧出来的短裤,令他心底不由自主怀抱着的一个属于男孩的小小梦想就这样被破坏了……这一个桥段在《禁书目录》读者之间非常有名。而这一幕虽然粉碎了许多男性读者们的小小梦想,但却也催生出许多认为「穿着短裤反而更好啊」,这种所谓的美琴短裤原旨主义者……到底有没有这么一回事我们先不管,让我们回归主题。为什么御坂美琴在裙子底下还要穿着短裤?
其实我们还曾经在会议当中,以「今后美琴裙子底下要改穿『内裤』,还是要继续穿『短裤』才好」为题讨论。因为设定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所以要和作家讨论,决定到底要怎么穿才好。
其实在决定这种事情的时候,有个非常重要的重点。那就是不能让作家或编辑其中一个人「顺其自然」决定要用什么设定,或者是看当时故事情节决定用起来比较方便的设定等诸如此类的方式来决定。
当我们在决定一个角色的细节设定时,思考模式不应该是「应该要选用哪一种呢?」,而是要以「应该会是哪一种呢?」这种方式来思考才行。也就是说应该要自问实际上美琴应该会怎么做?把她当作一个「实际存在的女生」,去想像她的行为模式。
其实这种行为就有点像是大家聚在深夜的家庭餐厅里面,幻想自己中意的那个女生便服一定是这样穿啦!她一定是住在这种房子里面啦!聊着这种男孩之间的话题。
我们在那次会议当中得到的结论是「美琴果然还是要穿短裤啦!」。虽然一时之间,也是有「不过大家应该还是比起短裤会比较喜欢内裤吧……?」,这种非常认真又富含深度的意见出现,不过最后的临门一脚则是「因为御坂美琴的喜好其实非常少女」这句话。
虽然她的个性看起来可以说是十分豪放磊落,但其实私底下却非常喜欢少女风格的东西,热爱外型设计在周围其他人眼中看起来,大概会认为「都是国中生了,还用这个实在有点……」的可爱产品。因为她在兴趣、偏好上的思考方式十分保守的关係,所以搞不好喜欢的东西是从小时候到现在,都没有任何改变也说不定。也就是说把她认定为一个意外偏重「防守」的人物,其实会感觉比较自然(写实)。
因为美琴非常喜欢活动身体,所以如果裙子底下直接就是内裤,很可能会让她无法放心地大闹一场。但是美琴又一定会希望自己能够自由自在地活动,所以一定会穿上一条「防守」用的短裤……我们就是以这个思考逻辑,来推导出最后的结论。
虽然美琴偏好十分少女,但是同时也有隐瞒自己偏好不让人知道的倾向。她确实自觉到自己的偏好和同世代其他人相比之下较为幼稚,而且也对于这件事感觉到很丢脸。如果要说这种女生会有「内裤被人看到又不会少一块肉」这种想法,那还真的是有点突兀。
虽然在创作角色时,为角色的内在和外在製造出「反差」,的确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要站在「这个角色真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这种观点下去思考,也是同等重要。
「哎呀,但是这样不就和反差理论出现矛盾了吗?」
可能有些人会这样想也说不定。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我这边的意思其实是,必须要维持在一开始先设定好的「反差」,之后则是要「把角色当成一个实际存在的人物」,去追求怎么做才真正让人感觉到有「他/她的风格」。实际上就算是在现实世界,也不太可能会出现「一切都和我想像中一样」这种人物。不管是谁,一定都会拥有他「让人意外的一面」才对。所以我们也应该要这样去看待角色。
在决定角色设定的时候,首先应该要决定他的「反差」。不管是在外貌上也好个性也好还是特殊能力都可以。就像是「○○如果是╳╳的话应该很帅气吧」、「明明个性很○○,但却拥有╳╳能力应该会很有趣吧」这样,大家可以自由发挥想像力,去创作出「明明○○但却╳╳」的设定。决定要把设定当成角色状态之后,接下来就要深入挖掘这个状态。像是他之前经历过哪些事情,曾经有怎样的过去,如果有特殊能力的话,是为什么会获得这种能力……为了让读者感觉角色就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物,我们必须要像一个小孩在询问妈妈自己不懂的事情时一样,对角色问出许许多多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