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电击文库 MF文库J 角川文库 Fami通文库 富士见文库 HJ文库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四章 「賣得好」和「賣不好」的差別在這裡──編織成形(編輯術)

作者:三木一马 字数:10407 更新:2022-11-09 03:00:34

■想让作家使尽浑身解数的作品能让更多读者看到必须怎么做?

小说,特别是娱乐小说(轻小说)的销售好坏,到底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呢?

作家的文笔?角色?封面插画?我自己是觉得以上都不是正确解答。那是由作品有不有趣来决定的吗?──这感觉好像也不太对。

如果作品「卖得好、卖不好」不等于「有趣、不有趣」的话,那到底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我自己觉得是看能够接触到这部作品的人数来决定。就像「写在开头」当中里提到的一样,一部作品有不有趣,其实是由个人主观下去认定,而且每个人定义当中的共通之处其实非常模糊。而且(我个人认为)创作物,没有何任一本作品可以说它不有趣。综合以上因素,决定作品卖不卖得好的因素,就会变成是能不能让这个作品当中内含的「有趣」成分,好好传达给读者知道,并且能不能让读者正确了解到这些「有趣」成分其中的含意才对。

正确来说,就是「能让更多读者了解到作品哪里有趣」的时候,小说就会卖得更好……如果要更深入整理的话,决定性因素就是「这部作品有没有机会能让读者去判断到底有不有趣」。

不会有一个小说家在执笔时,是想要写出一本无聊的小说。当创作者「希望能给其他人看到」的时候,至少对于他本人来说,这一定是一部「有趣」的作品。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能不能让读者了解到有趣之处在哪里,以及能够了解到的读者到底有多少。

那这样的话,如果我们想要防止「无法让读者看到有趣之处在哪」也就是会让书「卖不出去」的情况发生,应该要怎么做才好?想要让作家尽自己所能,使尽浑身解数创作出来的作品,能够让更多读者看到的话,我们应该要怎么做才好?

我想去思考这些事情,应该就是编辑这个要从旁协助作家的职业,必须要负责的工作。

■能卖的作品在「演出」上不一样

如果作家和编辑,希望能让读者照自己原本的意图,去解读自己最希望他们能看到的场景,那有很多事情必须要做。

而手法其中之一就是「演出」。所谓的演出,其实就是「在表现事物的时候,能让人可以更加注意到某些部分的技巧」之总称。藉由这些演出手法,也许可以对读者强调自己想要说的事情,或者让人可以更容易理解。对于作品整体来说,也因为对剧情增加了高低起伏与抑扬顿挫,所以能够让读者会想要继续看下去(能够维持读者对作品的兴趣)。

在这边我们实际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先假设有一幕女主角因为遭受令其感到难过的冲击,所以忍不住从主角身边跑开的场景。而这一幕,正是作者和编辑在作品当中「最希望读者可以注意到的场景」,同时也是必须要表现出「女主角这时难过的程度深刻到让她忍不住从主角身边跑开」的场景。

那么如果想要让读者清楚明白到这一点,我们应该要如何表现女主角有多难过才好呢?

这时最直接简单的就是「泪水」和「颤抖」,这种可以实际对外表现的感情符号。如果把这些符号当作象徵,用来表现从主角身边跑开的场景,那就能提高传导出「女主角的悲伤」这个要素的比率。最基础的做法,就是表现出女主角的身体正在颤抖,然后将焦点聚焦到女主角脸上,让读者看到女主角流下的泪水……虽然这样做也不差,但如果只有这样的话,实在是太过「普通」了点。

如果想要更强烈地让读者感受到「女主角的悲伤」,那么「演出」还不是很充分。

「演出」就是戏剧使用的辛香料,负责在关键时刻帮故事提味。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强化「演出」,有一种方法就是反而刻意不去描写女主角的表情。故意加入女主角低下头的描写,隐藏住和女主角脸部表情有关的情报。而再从她看不到的脸上,滴下一滴眼泪到手背上面。之后还可以马上加入水滴不停滴落到手背上……这种在后面多推一把,来强化演出的描写。

像这样子的演出,看起来应该是比单纯描写女主角流下眼泪的场景,能够让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在这边要重覆强调的是,一部作品「卖不卖得出去」,是由「有没有好好把自己想要强调的元素让读者看到」、「有没有儘可能让更多读者有去判断这部作品的机会」来决定。不管是看完之后给予作品正面意见的读者,还是负面意见的读者也好,重点就是在能够接触这部作品的人数到底有多少。

为了尽量让更多人发现到这部作品的「有趣」之处,我觉得「演出」是能在作品里使用的手段之一,所以总是会特别注意到「演出」。

■不要背叛期待,要背叛不安

那读者在看到什么样的发展时,才会觉得「有趣」呢?

我自己是认为,就是当他们看到「没有背叛期待,而是背叛了不安」的那一瞬间。

一部作品绝对不能背叛读者的期待。这是最重要的前提。读者还是会希望能看到主角帅气获得胜利(至少会这样希望的人比较多),一定也希望看到自己投入感情的角色,最后可以得到一个幸福的结局。

如果遵照这个想法,我们就会得到既然读者想看到这些,那我们就照他们的期待去描写故事不就好了这种结论……但只是这样做的话,那实在称不上是一部及格的娱乐作品。读者在内心深处,一定也会希望作品能够「令自己感到十分吃惊」。所以我们也必须要超越读者预料範围的发展才行。

不过有一件事绝对不能搞错,那就是「超越读者预料範围的发展」,并不是指让故事去「背叛读者的期待」。如果真的这样做,就会变成网路黑话当中的「谁得发展」(指「这种发展有谁会高兴(得到好处)?」之意)。这并不是叫你写出牛头不对马嘴的剧情,或是搞出一个设定完全没有人能够了解的角色。读者对于这种「不看场合」的发展十分敏感,到最后不要说是被评为一部烂作了,甚至有可能直接在半途放弃看完整部作品(读者必须要先把一部作品从头看完,才会真正对作品下「评价」)。

如果用《灼眼的夏娜》来举例,坂井悠二原本是在故事当中,一点一点慢慢学习到「存在之力」,这个可以说是「秘密物理法则」的力量,持续锻炼到最后,才终于获得能和强悍敌人正面对抗的能力。但如果故事发展变成他突然获得神秘的超能力,甚至足以扭曲「存在之力」的法则,而战胜了强悍的敌人;或是偶然认识了自卫队高官,请他直接对敌人根据地发射飞弹的话。读者看到这种发展,的确是有可能会觉得吃惊,但是绝对不会有人认为这种发展「超越期待」,应该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低于期待」才对。也可以说是看到自己的「不安」成真了。而当读者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就会认为「这部作品和我好像不太合」,而到最后就会直接放弃继续阅读作品。

■写小说时,绝对不能做的事

所谓娱乐,自然就是指取悦他人,让人能享受到乐趣的事。而我觉得轻小说,就是应该要被分类为娱乐小说的作品。

所以读者在购买一本小说的时候,一定会期待「这本书会如何来取悦我」、「我能在书中感受到怎样的兴奋快感」。

那在写一本娱乐小说的时候,有哪些「绝对不能做的事」呢?

当然这是你自己的创作,所以「写自己想要写的东西」绝对是最重要的一点,但是既然会有付钱去购买这本书的读者存在,那就必须要持续写出可以让读者会想要一直买下去的作品。如果是一个职业作家,当然不可能只出版一本书当作纪念就算了。可以的话当然会想要持续当个作家十年、二十年才对。

我自己主要是将下列三件事情,当作「绝对不能做的事」牢记在心。

●像是行事太过于违反道德的主角等等,会让读者感到不愉快的设定。

●不想要取悦读者,把读者放在敌对位置上。

●在作品当中过度强调作家本人的主义主张而非登场角色。

以上这三件事情,对作品而言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行为。像是在剧情当中过度欺压女主角、让主角一直到故事结束都没有机会活跃、把主角写成一个让人看不出来是主角的人渣、故事或登场角色的主张过于泛政治化而且偏颇……这些元素都很容易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到过大压力,最后一看到作品就产生不愉快的感觉。

当然这世界上也是有惊悚作品、悬疑作品,或者是以政治圈当作舞台的政治斗争故事存在,作品如果能够巧妙控制给读者的压力,就可以将其升华为一种娱乐。但如果你的目标并不是写出这种作品,那最好还是不要这样做比较好。

以前曾经有一位我负责的作家这样说过。

「所谓故事,就是在描写如何让主角陷入险境的过程。所以我们作者,根本就是专门给主角带来不幸遭遇的衰神。」

虽然语气十分讽刺,但其实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对于想要「从安全地带出发去冒险」的人来说,一个过程只有平淡、严肃和平场景的故事,通常只会让他感觉到十分无趣。只不过我觉得在这句话最后,应该还要再补上一段。「而也只有作者,可以让主角碰上足以补偿他不幸遭遇的幸福」。

就像是一张拉到最满的弓,才能够射出力道最强的箭一样。当作品让主角遭遇到已经可以说是要超越极限的压力之后,就必须要用最顶级的方法让这些压力统统发泄出去。

如果是受到强敌袭击,不断遭遇到险境,那在最后一刻就要发挥出压倒性的力量秒杀敌人。

如果是一直和女主角擦身而过,无法直接碰面,那在最后一刻就要选在最棒的舞台让他们重新再见……

当射出去的这一箭正中读者红心的时候,你就完成了一部能引发最强烈凈化作用(爽快感)的娱乐作品,所以我会时时提醒自己,必须将这种感觉牢记在心。

■故事是在开会时才决定的《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

一般在和作家开会的时候,编辑和作者大多会事先构想好故事,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之后才会开始开会。只不过就《我妹》这部作品来说,我们完全不会预先设定好故事的任何内容。甚至对于目前正在撰写的场景,也不会去考虑前后关联,会全力投入在这个段落当中,这就是我们开会时的规则(编辑是由我和同事小原一哲两人一起负责)。

和其他作家开会时通常不会这样做(但也有部分像《扑杀天使》等作品会採取类似做法),可以说是非常特殊的方式。

这个方式搞不好很接近少年漫画周刊连载作品的会议。

这是在《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荒木飞吕彦着,集英社出版)当中也有写到的内容,荒木老师非常喜欢在每一部结局之前,先明示最后头目(第一部来说就是迪欧、第二部则是卡兹,第三部为DIO)有多厉害,藉此来强调主角群陷入危机的发展,不过老师在画的时候,其实并不会事先决定要如何收尾。于是在《JOJO》第四部当中,就因为把最后头目吉良吉影给画得太强了,让老师发现「糟糕……这样仗助(主角)搞不好打不赢耶……」,而令老师感到十分苦恼。

这样讲虽然有点厚脸皮,但是《我妹》开会时使用的方式就很接近荒木老师,就像是在少年漫画周刊上连载一样,在开会之前刻意不去设定接下来要如何发展。这是因为我们希望把这种就连作者和编辑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的「兴奋感」,透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关係。

只不过这种以即时感来追求「有趣」的方式,虽然能获得的回报很高,但是风险也一样高,三不五时也会发生在开会时故事发展直接撞上暗礁的情况。也因为这样,不可能和每一个作家开会时都採用这种方式。特别是非常不适合会在开会之前,仔细决定好剧情结构和世界观的作家,真的用下去也很难会有什么好下场。这是一种因为伏见老师并不是这种类型的作家,而且还是一个就算碰上难关,也会说出「虽然可能会写不出来,但我尽量试试看」这种台词,而努力去挑战这些难题的作家,所以才有办法行得通的方法。

在作品当中会让主角高坂京介,不断碰上「这种情况京介一定无法解决吧」此类难关,而持续将其逼入绝境当中。

理由当然是因为「这样子会比较有趣」。也因为使用这种方法的关係,也曾经碰上不管我们开了多少次会,结果都还是无法找出能让京介解决问题的办法。

像是在《我妹》第二集当中,要说服最讨厌各种不健全事物到可说是有洁癖的新垣绫濑,接纳「桐乃喜欢情色游戏的兴趣」这一幕。

在这一集当中,女主角桐乃碰上的最大敌人(危机),就是「社会舆论的冷漠」和「好友(新垣绫濑)的轻蔑」。附带一提在第一集里最大的敌人(危机),则是「被双亲发现」(指自己想要隐瞒起来不对外公开的兴趣被双亲发现)。

京介为了从最大的敌人,也就是绫濑的轻蔑当中拯救桐乃,而挺身挑战绫濑,但是绫濑这一方使用的武器,也就是「情色游戏并不健全」这个理论武装十分完备。最后就陷入不管京介说什么,都不可能在论理上说服得了绫濑这种状况。

「糟啦,这样京介根本不可能胜过绫濑啊……」

我们在开会时真的非常烦恼。虽然想了很多旁门小径来解决,但是对于逻辑正确又稳固的绫濑来说,统统都只是邪门歪道而已。

我们在会议上七嘴八舌讨论了很久,不管是伏见老师,还是我和小原,全都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但最后还是想不出要怎么让京介胜过绫濑。就在这一刻,我们作家和编辑联合军,也全部都败给绫濑这个角色(小绫濑果然厉害啊)。

也因为彻底了解到绝对不可能打赢,所以最后是让桐乃出现,要她助京介一臂之力才能够胜过绫濑,让故事迎向(对于京介来说是一个苦肉计般的)结局。这个情况也许是因为到最后都不会设定原案的这种做法产生的弊病也说不定,但是也因为这样的关係,所以才写出这二幕不是靠说理,而是以感情来压过对方,看起来十分有魄力的场景,而且也催生出「我跟喜欢情色游戏一样喜欢你!」,这句看起来非常奇妙的桐乃名言,同时也让桐乃不再是一个「只会接受京介保护的女主角」,因为写出了一段很明显「这样比较有趣」的发展,应该可以说是船到桥头自然直吧。

但在此之后,我们依然维持在开会之前不会先构思任何剧情的做法。每一集都从讨论「对一个很宅的辣妹来说,最大的敌人或危机是什么?」或是「兄妹之间让人觉得最没道理的情况是什么?」这种问题开始,以此为立基点去构想故事。像前者就是桐乃在第五集时决定要出国留学,而活用了「没办法常常去秋叶原的危机」,后者则是活用在第七集「京介和桐乃的拟似甜蜜情侣」这个情节上面。

在这边必须要先说明,伏见老师「虽然说是以会议讨论为优先,但并不代表他真的完全不去构思世界观或故事原案」。我想大家看到这边应该都已经理解到,作家会先明确在自己脑海中构思出一个世界,才会动笔将其写成小说。因为如果不这样做,(除了少数天才外)一定写不出一本好作品。和作家开会,其实就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去「插手」他们在脑海中构思世界的过程。这也就是说伏见老师虽然有自己已经建立好的世界观和原案,但是为了我们开会时提出的「以有趣为优先」,所以不断在摧毁然后重建自己的世界。

这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是非常不好搞定的作业。因为你必须要摧毁原本已经在自己脑海中建立起来的东西。比如说一个作家已经在脑海里拟定好,甚至开始投入爱情的角色,却在开会过程当中从性格到特徵都被改掉,根本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角色,这行为就算说是「杀人」也不为过。这对作家来说就是如此令人难受的作业。但即使是如此,还是会在会议当中听取「以有趣为优先」的意见,每次都讲出「总之我先试看看」这句台词的伏见老师,是一个很可靠的创作者,也是我非常信任的伙伴。

■名为伏见つかさ的作家

正直、认真、诚恳,就是伏见老师给人的印象。

这并不是指他的作品风格(当然也不是说作品风格很乱来),而是在表现他本人撰写作品或者是开会的时候。电击文库底下的作家,其实完全没有以前常常会在传闻当中出现的所谓「大作家」型,也就是态度非常高傲的人物,完全没有抽菸喝酒习惯的人也很多,大家都可以说是认真又老实。

伏见老师就可以说是这种老实人中最老实的一个,在撰写作品时也非常遵守时间限制。而出席会议提出意见时也一直都是条理分明。

有一次是二〇一三年八月,老师被招待到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举办的动画活动「Ota」上举办签名会。巴尔的摩位于美国东海岸……也就是差不多和日本是处于地球的两端,就算是直达航班也需要飞行十四个小时半。

当时老师还在撰写《情色漫画老师》,可以说是就算要中止海外签名活动,也希望能挤出时间来执笔写作和开会。但是考虑到主办者,自然是没办法这样做,结果我们就变成必须要在机上执笔写作与开会。而且这时机票竞争率比原本预想中还要高,结果已经没办法订到两个相邻的机位了。唯一找到的位置,并不是主办单位招侍的商务舱,而是经济舱的位置。

这次可不是出国观光,是为了要去举办签名和参加活动,而且地点又是人生地不熟的异国,原本应该要儘可能保留更多体力才对,所以一开始才会选择商务舱,但是伏见老师毫不犹豫地开口说道:

「执笔写作和开会优先,我们就搭经济舱去吧。我希望可以在机上脱稿。」

当时状况是真的很紧急,会有这种意见感觉好像也是理所当然。另外站在主办单位角度来看,可能都已经先花了好几十万的经费下去,也很乐见老师能这样配合。但一般来说,去参加海外活动会想要放鬆一下也是人之常情啊。面对一句话也不提希望可以休息,无论如何都以工作为优先的伏见老师,我实在是怎么感谢都不够。

虽然伏见老师的为人一直都是正直又认真,但是作品风格则是非常活泼开朗的恋爱喜剧。而在这种作品中又可以感觉到有一些充满挑战性的要素,可能可以算是老师平常处事的反作用力吧。

■找出想说「赞喔!」的地方

当你在阅读一份原稿,要判断其好坏时有加分法和扣分法两种方法。简单来说「因为有○○所以这本小说很有趣!」、「我喜欢这本小说╳╳的地方!」是加分法。而「因为没有○○所以这本小说很无聊……」、「我讨厌这本小说╳╳的地方……」是扣分法。这其实是个可以活用在人生幸福理论或是寻找一个合格情人,可以说是很泛用的一种思考逻辑。其实也就只是应该要抱持什么态度去面对某些事物的差别。

我在阅读作家原稿时,一直都是使用加分法。

最重点的事情,就是能不能找到可以让自己想说「赞喔!」的地方。

作家一开始完成的原稿称为「第一稿」。而真正完成原稿不需要再修改则是称为「脱稿」,从第一稿到脱稿为止,中间大概都需要经过五到六次的修正会议。

但是在这五到六次会议当中,并不是都用同样的方法来阅读原稿。

在第一稿时,要儘可能去找出原稿里让你想说「赞喔!」的地方。

可能是一句有趣的台词、看起来让人很舒服的文章表现、配角能突显自己个性的行动、会令读者吃惊的点子,又或者是很令人意外的故事发展……要直接在原稿上面,记录自己觉得「这里很棒!」的地方。能找出越多自然是越好。

因为虽然我们常常用「读者」两个字来统称,但其实会看到一部作品的人数可能有数万、数十万人。而每一个读者,都会依自已的感性或是兴趣嗜好不同,影响他们怎么判断一部作品「到底有不有趣」。所以在面对这第一份原稿时,为了能配合各个不同读者「会觉得有趣的部分」,最好是可以儘可能準备越多会让人想说「赞喔!」的地方越好。

「在这部作品里,到底埋藏着几颗宝石呢?」

这时就要像这样,使用好像在寻宝一样的心态来阅读原稿。比如说像是《灼眼的夏娜》,就是夏娜在讲解自己最喜欢的波萝麵包,主张「波萝麵包就是要外酥内软才好吃」的场景。如果是《加速世界》,就是黑雪公主和春雪第一次使用神经连结装置「直连」的场景。要是讲《我妹》的话,就是沙织说自己三围数字和藤原纪香一样的搞笑场景。而《电波女》是艾莉欧的母亲,女女老是对真强调自己很「年轻」的场景。《魔法科》则是深雪因为想到达也,在棉被里面兴奋到说不出话的场景等等……

在这些对于作品本身主轴来说,并没有直接关联的场景、设定、台词以及描写当中,才更有可能藏着让人会情不自禁大声叫好,说出「赞喔!」来表示欣赏的宝物。像是御坂美琴喜欢少女风格可爱事物,或者是茵蒂克丝是个大胃王等设定,其实应该也能够算是这种令人想要「说赞!」的要素。努力去找出这种优点,就是在阅读第一稿时应该要使用的方法。

■告诉作家「不太好耶……」之处的方法

前面提到在阅读原稿时要用加分法,而在看第一稿时要儘可能找出让人想说「赞喔!」的地方。但话虽如此,这并不是说要无视写得不好的地方。虽然要重视令人叫好的要素,但同时也必须要在背地里挑出写得会让人觉得「不太好耶……」的地方。讲「背地里」也许会让人觉得为什么要这么偷偷摸摸,不过这时先记在心里就好,也可以说是「之后再提」的意思。

关于这些已经找出来,会让人说「赞喔!」的地方,就要在看完第一稿之后和作家开会时统统提出来。只不过并不是单纯一昧称讚就好,应该要把重点放在想要强化作品本来就有的优势,或是让作品看起来更有趣的话,应该要去强调哪一个让人叫好的地方才好。

在经过这次会议后修改过的原稿──也就是「第二稿」寄来之后,就要把该确认的项目分成三项。

●第一项「确认在第一稿时有讨论过,譲人想说『赞喔!』的地方有没有增加,或是有没有变得更赞」。

●第二项「确认故事本身细节的完整性」。

●第三项「确认先前没提过的『不太好耶……』之处是否有自然消失」。

第一项「确认在第一稿时有讨论过,让人想说『赞喔!』的地方有没有增加,或是有没有变得更赞」应该是不需要多加说明才对。

第二项「确认故事本身细节的完整性」,则是要注意有没有时间流程错误,有没有正确使用作品专有名词,以及是不是有遵守到上一集为止的设定等等,确认作品本身有没有出现矛盾的作业。

最后的第三项「确认先前没提过的『不太好耶……』之处是否有自然消失」,原本没有特别提出来讲,但有记录下来的「不太好耶……」之处,就会在这里派上用场了。其实常常会发生在第一次开会时,虽然只有讨论让人想说「赞喔!」的地方,但是回过头来看这写让人觉得「不太好耶……」之处,就会自然而然被推挤出原稿的情况。有些时候是在开会中讨论的结果,而有些时候则是作家自己在改稿时(朝好的方向)去加以改写。因为就算没有去特别指出来,但「不太好耶……」之处也会自然消失,对作品来说就等于是「自然而然变得更加有趣」,所以我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倾向。「在情况很好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推挤掉不好的手牌,只留下优秀的手牌」。这是一句在欧美职业扑克选手当中,甚至被当成座右铭的格言。所以在一开始,反而应该要刻意不去提有哪些地方让人觉得「不太好耶……」。

附带一提,虽然说这边的前提是不要讲有哪些地方写得「不太好耶……」,不过要具体说明怎样才叫写得不好,基本上是指故事发展太过单调、角色言行前后不一,或是故事发展的方向和读者期待出现乖离等等内容。

在第三稿之后,前面提到的第三项确认项目就要小小修正一下,变成「以最真诚的态度告诉作家哪些地方写得『不太好耶……』」。

作家在交出原稿给编辑审核的时候,当然是认为「交出来的这份原稿是我最有趣的作品」。所以在提出要修改之处时,当然一定要仔细说清楚要这样做的理由和意义,以及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儘可能不让对方产生误解,才不致于失礼。(有关于如何传达「不太好耶……」之处的方法,在本书之后「一定要提出『代替方案』」一节当中也会介绍)。

原稿就是在这样不断来回反覆的过程当中,逐渐成为最后完成的原稿。

■名为鎌池和马的作家

《薜丁格的城市(シュレディンガーの街)》:评价「C」。

在鎌池老师投稿电击小说大赏的原稿之评价表上,印着就阶级来说算是最后一阶的评价「C」这个字样。

虽然是有留到第三次考选的作品,但是编辑部整体的总评是「完成度过低」。

《薜丁格的城市》最后结果当然是落选了,但我不知为何却被这部作品深深吸引,虽然我给出的分数其实也只有「B」,但是却会让我想要看更多这个人写出来的作品。于是上司就对我说了:「你如果真的这么中意这个作家,那就在落选发表之后去找他谈谈如何?」

也就是因为这一句话,让我成为了鎌池老师的责任编辑。

就和在前面介绍过的传说与真相一样,鎌池老师是一个无法以常识来衡量的作家。

在这边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一般来讲,作家都是在刚出道这段期间最有活力。这是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作家的「热情」、「体力」、「题材库存量」以及「干劲」等等能力,全部都在完全满载的情况下开跑。只不过在把撰写作品当工作从事数年之后,前面列出来的能力就会逐渐减少。特别是出道五年以上的作家,其「题材库存量」的枯渴程度通常已经十分严重。

「在出道之前只有一直在输入,可是一旦出道之后就只让我不停在输出啊。」

常常可以从老练的作家口中听到这类台词,大家可以从中体会到要持续创作出作品,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

但是鎌池老师就不一样了。

随着出道年份增加,推出作品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能力值却是不减反增。

特别是「题材库存量」越写越多,老实说看起来已经不是「好厉害」,而是「真可怕」了。

光是看他的出道作,同时也是目前还在连载的作品《魔法禁书目录》,其实就可以看得出来。系列作每一集,都有和其他小说相比之下也显得十分浓厚的设定和新角色登场,但就算是这样,老师的题材库存依然还没有枯渴。到底是怎么在如此繁忙的行程当中抽空累积题材,实在是让人想僱用侦探去查个清楚。没错,真的很可怕。

而老师的这部作品,也在二〇一四年迎接了十周年。

就算经过了十年,我到现在依然清楚记得,当我看完《薜丁格的城市》这部成为我和老师合作契机的作品时有多兴奋。

这个作品,是从主角搭乘电车到了某一个「城市」下车时的场景开始。在描写电车开门时,用了「车门发出一声就像打开可乐时气泡冒出来的声响后打开了」,这种形容实在是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因为故事是发生在夏天,所以拿碳酸饮料来当作比喻对象,感觉和作品气氛十分贴合。而他下车来到的这个城市,是一个有着「不管想像什么全部都会实现成真」这种法则存在的奇妙地区。主角在得知这个法则之后,不由自主开始想像,和他在这个「城市」里相识,而且彼此看不顺眼的女高中生女主角「不可能出现的模样」。

于是门突然啪!的一声被推开……

女主角身穿女僕装站在门外,身体因为极度愤怒而不断颤抖,脸上也气到一片通红。

在我看到这一连串场景之后,马上就觉得「嗯!赞喔!」。不好意思,各位读者看起来可能会觉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吧……但是如果有实际看过这份原稿,一定会觉得这个角色真的非常可爱,很有吸引人的魅力。就在这时,我头上用来「寻找有趣事物的天线」,接收到了由鎌池老师发讯,名为「我觉得这样子很有趣啦!」的电波。

只不过原稿本身的完成度实在是无法称讚,当时在编辑部考选会议上,最高也只有两个人给到「B」(其中一个就是我),剩下的都是「B-」或「C」,可以说是评价最糟的一部作品。

像打开可乐时气泡冒出来的声音,和穿上女僕装的女主角

鎌池老师身为电击文库作家的第一步,就是从此开始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